最後更新日期:2023年06月15日
2050 淨零碳排將會是每個國家乃至全球的未來趨勢,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每個國家都卯足全力做準備,不論是設立法規或是投資相關企業,想必都會為此大開綠燈,而作為綠色交通方式之一的電動車勢必會成為新興浪潮下的寵兒之一,本文我們將會帶您了解電動車產業的最新近況,以及究竟有哪些新興車廠已經默默崛起。

電動車產業的未來願景
那根據 Bloomberg 資料,2022 上半年已經有 2,000 萬台電動車在路上行駛了,而根據電動車市場的快速增長,在 2025 年的時候 Bloomberg 預估將會有超過 7,100 萬台電動車上路。
那在電動車的未來趨勢已經不可逆轉的現在,市場也出現了百家爭鳴的情況,讓我們一同了解現在市場上的近況吧!

2021 年電動車交付量排名
儘管電動車市場的龍頭依舊是由網路救世主 Elon Musk 所執掌的 Tesla ,持續奪冠在 2021 年度擁有將近 100 萬台的交車數量,但這個市場上仍有後起之秀,巴菲特投資的中國車廠比亞迪交付成長量也達到 59 萬台,成長率高達 231%,成長的勢頭不容小覷 。
而其他中國車廠如蔚來、理想、小鵬在交付量還差一大截,但從成長率看同樣能看出正處於快速成長期。

難道特斯拉電動車的行業龍頭地位不保!?
另外許多媒體報導比亞迪在上半年度的 “新能源車” 的交付量達 641,350 台,超越了 Tesla 的 564,743 台,爭相討論著 Tesla 是否已經失去了電動車產業的龍頭地位 ,並以此拿來大作文章。
然而當我們仔細研究後,能發現所謂的新能源車其實包含了純電電動車、以及油電混合車兩種車型,所以若單純以純電電動車來看,比亞迪交付為 323,519 台,與 Tesla 之間仍然有一段差距。
而從下方圖表能看到 Tesla 在第二季交付量相較第一季下降 18% ,但考量到上海封城,有 22 天的時間上海工廠關閉無產能,有這樣的交付數量依然可觀。
其他如蔚來、理想、小鵬也可以看到明顯第二季相較第一季交車數量減少。而比亞迪因工廠大多不在中國的疫情熱區,而較不受影響,第二季交車數量仍提升 26% 。

Tesla 喊下的年增長50%是否能達成?!
Elon Musk 在 2022 年初喊出 Tesla 銷售量將在今年成長超過 50%,若依照 2021 年底的 936,172 輛計算,今年目標為 140 萬輛車 。
但因為 Q2 因為上海工廠受疫情的影響關閉,上半年交付數量為 56 萬臺的情況,下半年還需要交付 84 萬臺才可能達成目標 。
目前看來仍是較大的挑戰。但隨著上海超級工廠的復工,以及柏林與德州工廠未來的生產狀況,依然可以期待 Tesla 能夠完成今年的目標 。

RIVIAN & LUCID 能影響戰局嗎?
RIVIAN 是由 Amazon 以及 Ford 所支持的電動車新創,主要生產 R1S 運動型多功能車、R1T 皮卡車和送貨車,今年上半年交車數量為 5,694 輛。RIVIAN 近期 CEO 非常有信心的指出其目標今年底達 2.5 萬輛交車數。然而,在今年五月時,報導指出Ford出售了總共 1,500 萬股,其持有的股份已下降,低於 10%。
LUCID 強調豪華程度、續航力完勝 Model S 的 Lucid 自問世以來有著特斯拉殺手之稱,其在今年 Q1 交車 360 輛,Q2 尚未公布,市場預期約落於 1,500~1,800 輛。LUCID 在今年四月時,報導指出沙烏地阿拉伯政府 (LUCID 主要的投資者) 在未來 10 年內將訂購 10 萬台。
然而,如 Tesla 的執行長 Elon Musk 曾指出打造出原型車是容易的,但要達成量產才是最困難的地方。RIVIAN 與LUCID 兩間車廠在實現量產上還是有很大的挑戰需要跨越。

近期的市場表現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些新興的電動車車廠在近半年中究竟有什麼樣的表現呢?


結語
隨著 TSLA (7/20) 以及 BYDDF (7/26) 兩間公司即將公佈他們的財報與數據,我們能夠更準確地了解這兩間公司的狀況以及對於未來的展望,就與 Growin 一起來等待吧!
作者:ernielin | 圖片來源: Yuting
延伸閱讀
Growin個股探勘 服務即將上線,AI 幫您的投資加分,精準分析標的多種面向,價值、趨勢、波段、股利與籌碼盡在掌握,讓您對於股票資訊一目瞭然!現在 只要完成註冊即可享有 14 天免費使用! 讓 Growin 成為您投資路上的好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