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日期:2023年06月15日

俄烏戰爭持續延燒,更連帶造成全球原油、天然氣與基本金屬等原物料價格飆漲,進一步將全球通膨推往更加嚴峻的情況。本文就來帶領大家看懂通膨議題,以及相關發生原因與重要觀察指標,並介紹不同類型的通膨會產生哪些影響。最後以小資族為例,說明在高通膨的環境下,如何打造專屬的抗通膨理財術!

通貨膨脹(Inflation)是什麼?通膨原因有哪些?

通貨膨脹(Inflation,以下簡稱「通膨」)就是一般物價水準在某一期間內,持續以相當的幅度上漲,為生活中常見的經濟現象,舉例來說,於 2021 年末時,瓦城、王品旗下餐飲或麥當勞均紛紛調漲價格,消費者就會需要花更多的錢購買同樣的餐點。

為什麼會發生通膨? 

「通膨為什麼會發生?」為長久以來國內外經濟學家持續思辨與討論的議題,但根據過往經驗,通膨發生原因主要可分為以下四種情境:

  1. 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從「需求面」所引發的通膨,主要為過多的貨幣追逐太少的商品及服務,最終導致商品及服務的價格上升。舉例來說,當政府實施降息或量化寬鬆等貨幣政策後,市場上過多的資金就有可能湧向商品及服務。
  1. 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從「供給面」所引發的通膨,主要為原物料價格上漲或供應鏈相關因素,導致商品及服務的生產成本上升從而影響價格。舉例來說,當原油價格上漲,以原油作為原物料的企業就被迫提高生產成本,繼而調高相關商品的售價。
  1. 輸入型通貨膨脹:簡單來說,就是從國外進口的商品價格持續上漲,進而影響國內消費者的購買力。
  1. 預期心理因素:消費者預期將來物價會上漲,而產生提前購買的行為。舉例來說,颱風逼近前消費者提前大量購買蔬菜,造成菜價上漲。

通膨種類與差異:停滯性通膨、惡性通膨、溫和通膨

實務上,通膨可分為三種類型:停滯性通膨、惡性通膨以及溫和通膨,其中也可以歸納成好的通膨(溫和通膨)與壞的通膨(停滯性通膨、惡性通膨),詳細說明整理如下表格:

通膨類型停滯性通膨
(Stagflation)
惡性通膨
(Hyperinflation)
溫和通膨
(Inflation)
如何觀察「通膨率」與「失業率」同時上漲物價每個月上漲 50% 或更高通膨率平均 2%
經濟意涵常發生於成本推動型通膨的供給負面衝擊,通膨率持續上升的同時,民眾失業情況日益惡化。主要的解決管道需透過政府的貨幣及財政政策雙管齊下。商品及服務的價格以不正常的速度飆升,民眾實質購買力嚴重下滑,並對本國貨幣喪失信心,常見於戰後或國家破產無力支付債務。民眾持續進行消費,企業獲利上升,更願意增加投資、擴大廠房與招募員工;同時,國家整體經濟狀況持續成長,形成良性正向循環。
通膨種類與差異:停滯性通膨、惡性通膨、溫和通膨

重要通膨指標: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ore CPI) 

雖然通膨是一種經濟現象,但為了可以方便觀測通膨的高低,通常我們會追蹤與「物價」相關的指標數據,主要可分為:消費者物價指數、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

消費者物價指數
(Consumer Price Index,CPI)
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
(Core Consumer Price Index,Core CPI)
定義說明衡量一般家庭購買消費性商品及服務價格水準的變動情形,基期年(目前為民國 105 年)指數定為 100,並作為與其他年度的比較基準從「消費者物價指數」中再扣除季節性因素影響較大,容易出現價格波動的商品,其中包含食物類、能源類商品。並於扣除後重新計算消費者物價指數,較能觀測到物價真實的變化情形
怎麼編制為各項商品及服務價格變動的加權平均數,編制前需要調研各項商品及服務的權數資料,以及價格變動情況。主要透過「剔除法」,刪去消費者物價指數中「特定的商品項目」,其中剔除的標準包含:
1.該商品項目的價格不穩定
2.該商品項目的價格容易受供給面衝擊的影響
發布頻率每個月每個月
重要通膨指標: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ore CPI) 
CPI 指數、核心 CPI 指數年增率走勢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資料時間:111/03/08)

從上段說明中,可以知道「消費者物價指數」是由各項商品及服務價格變動的加權平均數,但你會不會好奇究竟是哪些商品及服務被納入編制,哪些又不會被納入,以及我們能從中得知什麼資訊?以下分別介紹台灣、美國的消費者物價指數編制方式:

台灣消費者物價指數編制

採納之項目不採納之項目
主要由七大消費類型所組成,包含:食物、衣著、居住(含住宅用房租及住宅修繕費用等消費性支出)、交通及通訊、醫藥保健、教養娛樂及雜項,共計選取 368 項商品及服務。以下兩種情況,均不計入消費者物價指數之計算:
1.非一般家庭之支出,如宗教機構、醫院、監獄及企業等。
2.非以消費性為目的的商品及服務:如健保費、所得稅、房地產、股票、債券等
台灣消費者物價指數_編制項目組成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最新數據,由七大消費類型所組成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其權重分佈整理如下圖。觀察下圖,我們可以發現前兩大權重項目分別為:食物類*(註1)、居住類*(註2),表示我們日常生活中關於飲食或租屋的相關花費,因在指數編制上的權重占比較大,故會對消費者物價指數有更顯著的上升動能。

台灣消費者物價指數_基本分類分佈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資料時間:111/03/08)

註1:「食物類」細項包含穀類及其製品、肉類、蛋類、水產品、蔬菜、水果、食用油、調理食品

註2:「居住類」細項包含房租、住宅維修費、家庭用品

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編制

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的計算方式與台灣相近,也是「衡量消費者在一籃子消費商品及服務所支付的平均價格,再加上時間因素動態調整。」;而在編制項目的組成上,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涵蓋逾 200 多種項目,主要可分為八大類別:Food and Beverages(食品和飲料)、Housing(住房)、Apparel(服裝)、Transportation(交通)、Medical care(醫療)、Recreation(娛樂)、Education and Communication(教育和通訊)、Other goods and services(其他商品和服務)。

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_基本分類分佈
(資料來源:美國勞工統計局(BLS)、資料時間:111/03/10)

通膨率怎麼計算?相關數據去哪查?

通貨膨脹率(通膨率)的計算方式,主要透過觀察消費者物價指數的變動,來觀察通膨到底是上升還是下降,計算公式如下:

通貨膨脹率(通膨率%)=(今年 CPI 指數 – 去年 CPI 指數)/去年 CPI 指數 × 100 

假設今年的 CPI 指數為 150、去年的 CPI 指數為 100,則通膨率就是 50%,表示相同商品的價格會從 100 元漲至 150 元,反過來說,也代表消費者的貨幣購買力下降了 50%。

通膨指標查詢

實務上當然不用自己親自計算通膨率,筆者這邊整理相關查詢管道,有興趣的讀者也可自行參考:

通膨影響有哪些?

通膨除了造成物價上漲之外,更會影響一般民眾的日常生活,甚或讓市場出現震盪,衝擊各項金融資產的表現,繼而影響投資人的整體績效,以下分成兩個層面說明:

通膨對民眾的影響

  1. 好的通膨(溫和通膨):

在溫和通膨下,民眾可運用資金增加,提高個人消費,進而刺激企業獲利上升。當企業獲利持續成長時,將增加投資、擴大廠房以及招募人才,刺激整體生產力,同時也會帶動就業市場的需求,對民眾來說可選擇的職缺變多。

  1. 壞的通膨(停滯性通膨、惡性通膨):

商品以及服務價格以不正常的速度飆升,民眾貨幣購買力以及國內消費需求整體大幅消退。

當企業獲利持續消退時,可能會出現停工潮甚或停業關門,對民眾來說,除了面臨生活成本加重,也嚴重流失求職機會。

通膨對投資人的影響

股市債券原物料
詳細影響通膨影響下,市場流動資金增加,同時多數企業也會趁機大舉擴張、增加投資。市場熱錢持續流入股市,進一步推升股市的大盤表現以及企業股價。因債券屬於固定收益商品,當通膨發生且持續上升時,將會侵蝕掉債券的利息收入;同時,市場也會擔心政府後續會祭出升息舉措,故會將資金抽離債市,進一步推升債券殖利率,當通膨來襲時,因民眾手上的貨幣購買力下降,而本身具有價值的原物料,如黃金、白銀等貴金屬,便會持續吸引資金,而推升價格,一般也是投資人常見的避險手段。
通膨對投資人的影響

面對通膨,有解嗎?為什麼需要即早投資?

穩定國家物價是政府的重要職責,當通膨情況沒有獲得改善時,自然需要祭出必要措施。「升息」是最能直接改善通膨情形的手段,政府可透過調升基準利率,提高資金貸借成本,增加民眾存款誘因,繼而舒緩市場上過多資金的狀況。

根據主計處今年初所公布的新聞稿內容:「國內全體受僱員工 2021 年 1~11 月經常性薪資平均為 43,138 元,在剔除物價因素之後,實質經常性薪資年增率為 −0.05%,為近五年來首次出現負成長。」,從實際數據面觀察,近年來的高通膨現象,已侵蝕到我們的個人資產並造成影響,若個人收入不變則能買到的東西就會相對減少,換句話說,如果我們想對抗日益上升的通膨,就必須即早投資並提前佈局具成長潛力市場,透過長期的投資績效獲利,進而抵銷通膨對於個人資產的傷害。

投資美股 — 全球最大市場,全方位提升投資表現

現在你已經明白為了對抗通膨,更需要即早投資佈局,那投資標的這麼多?該投資在哪個市場呢?

目前美股為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場,其中不乏我們所熟知的全球各產業龍頭,相較於台股,美股市場不論在整體市值規模、流動性、投資選擇及操作等方面都來得更具優勢。對抗通膨的最佳方式就是提高投資報酬表現,而美國企業個股,或被動追蹤指數的美股 ETF 都能成為投資人「抗通膨理財術」的首選標的,以下簡單盤點介紹:

美國企業股票美股 ETF
特色介紹匯集全球各產業指標性企業,且因市場沒有設置漲跌幅上下限,同時幾乎全年不休市的特性,是當前全球成交量最高,流動性最充沛的市場。被動追蹤標普 500 指數、納斯達克指數、道瓊工業平均指數等一系列的美股大盤指數,投資人買進並持有,主要聚焦在指數的長期成長動力,進一步化為投資績效表現
熱門投資選項美國本土企業:迪士尼、亞馬遜、谷歌、蘋果
各國赴美掛牌上市企業:阿里巴巴、百度、台積電、三星
VOO、SPY、QQQ、DIA
最小交易單位1 股1 股

如果你也對美股投資有興趣,可以試試看Growin團隊新推出的“個股探勘服務“,不管您是基本面或技術面投資人,都可以輕鬆使用!

邀請您免費試用Growin個股探勘,一起讓AI 以及數據輔助您做更有效率的投資決策!

作者:Hank| 數據來源:Growin 量化團隊

延伸閱讀

美股要怎麼選股? AI趨勢指標打造有效的多頭與空頭策略,輕鬆掌握美股趨勢!

AI 掌握波段起漲關鍵時機,以 NFLX 為例的波段交易應用

3步驟學習做資產配置,避掉股災,保護你的財富

發表迴響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