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日期:2023年07月25日
美國記憶體晶片龍頭美光 Micron ( MU ) 於 6/28 公布 2023 Q2 ( FY 2023 Q3 ) 財報,本季表現優於預期,AI 領域熱度大漲帶動記憶體晶片需求,且傳統 PC 與智慧型手機逐漸趨於供需平衡,究竟本季度 MU 表現如何呢? MU 股價會受到影響嗎?
美光科技公司 Micron Technology, Inc. ( MU ),是美國一家總部位於愛達荷州波夕的半導體製造公司,於1978年由Ward Parkinson、Joe Parkinson、Dennis Wilson和Doug Pitman創立。其主要業務為生產多種形式的半導體器件,包括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閃存和固態驅動器;其主要產品包括DRAM、NAND快閃記憶體、CMOS影像感測器、其它半導體元件和記憶體模組。

MU 財報表現 Q2 23
營運狀況
MU 本季度營收為 37.5 億美元,高於市場預期的 36.5 億美元,年減 56.6%;每股盈餘為 -1.43 美元,低於預期的 -1.58;淨虧損為 18.96 億美元,去年同期為淨利 29.4 億美元。
- MU 營收來源 :
- MU 公司主要營收可以大致劃分為 DRAM、NAND 兩種技術,本季 DRAM 佔整體營收 71%,相較上季小幅縮水 2%;NAND 佔比 27%,與上季相比成長 14%。
- 按業務區分,本季以個人電腦業務 (CNBU ) 的營收為主,營收 13.89 億美元,佔比為 37.1%,較上一季度增長 1%,同比下滑 64%;其次為嵌入式業務 ( EBU ),營收 億美元、占比 24.3%,同比減少 36%,為下滑幅度最小之業務;行動業務 ( MBU ) 營收為 8.19 億美元,同比下降 58 %;而資料中新業務 ( SBU ) 為 6.27 億美元,下滑 53 %。
- 公司表示將在大陸西安及印度興建封測廠,擴大封測產能。除了日前宣布收購力成西安廠的封裝設備,亦擬投入 43 億人民幣擴充新產線,並擴大增加 500 名員工。印度市場方面,也將在印度古加拉特邦興建封測廠,台灣廠也將增加 HBM(高頻寬記憶體)封測產能以因應未來 AI 浪潮所帶來的記憶體需求。
- 執行長 Mehrotra 表示:「我們認為記憶體晶片產業已度過營收谷底,接下來產業逐漸恢復供需平衡將推動獲利率成長。」但他也提到:「近日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封殺美光產品的決定對我們造成嚴重打擊,不僅影響公司前景也拖慢復甦腳步。」
分析師預期
根據 38 位分析師預測,MU 股價未來 12 個月的預測平均為 76.92 美元,最大值與最小值分別為 100 美元、46 美元,並且建議投資人買入 MU 股票,以美國時間 2023/7/24 號的 MU 股價 65.48 美元計算,距離平均值差距 17.47 %。
未來展望
- MU 在財測中給出的 Q3 預估營收為 39 億美元上下 2 億美元之區間,符合市場 38.7 億美元的預期,而預期毛利率將在 -10.5% 左右,預估每股盈餘則為 -1.19 美元上下 0.07 美元。
- 隨著市場繼續消耗過多的庫存,記憶體價格趨勢改善,執行長 Mehrotra 表示:「近期採用生成式 AI 的加速正帶動 AI 伺服器的記憶體和存儲需求高於產業預期,同時間,主流資料中心應用的傳統伺服器需求持續平淡。」而雖然公司客戶逐漸擺脫大量過剩庫存的情況,但從下季財測指引中可發現公司公司並未預測 2023 年會迅速重返成長。
Growin AI 對 MU 的籌碼面分析
本季 MU 籌碼面的 AI 評分為 5 分,主因是機構籌碼較為集中,長期而言股票會有比較穩定的成長,且有機構已連續 2 季買入,表示機構持續布局這檔股票。
最新 2023 Q1 機構報告中 MU 的機構持有率都在 75%以上,但在近期加碼機構數量小幅低於減碼機構數量,而本季的機構籌碼流入大於流出。Growin 也從 13F 報告中挑選出 10 間比較密集受到關注的大型機構數據,從這些機構來看,本季有淡馬錫控股和文藝復興買入 MU 這檔標的,Caxton 基金則於本季清倉。

結語
記憶體晶片大廠美光 MU 在本季繳出亮眼的成績,雖然產業經歷低潮,但隨著人工智慧熱度不斷提升,已經可見下個產業循環的曙光。而記憶體產業歷經一年的庫存調整,雖然未見終端消費市場復甦,但從供需而言,DRAM 有望在第三季率先落底,而 NAND 落底則可能較晚出現,有機會在第四季看見。
受惠於人工智慧大熱,記憶體需求成長抵銷傳統智慧手機與 PC 市場的供過於求,為目前低迷的產業信心注入強心針,顯現已度過低潮的跡象。目前趨勢分析顯示短、中長期均線訊號偏多且AI 趨勢指標看好,因此建議投資人可以關注 Growin 提供的 AI 股價趨勢分析,把握 MU 的上升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