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日期:2023年06月15日

現金帶給我們安全感,尤其當我們看到自己的銀行帳戶數字不斷向上累積,會感到開心愉悅。但你知道在低利率的狀況下,累積現金資產卻是沒有效率的嗎?即便每日我們非常努力的工作賺錢,所累積的資產卻因為物價上漲,一點一點的從我們指縫中溜走。

因為 通膨率!(關於通膨率的知識,可以參考股感知識庫分享的這篇。)

我們首先來看看一個數據:美國消費指數(衡量通貨膨脹率),如下圖(一),可以看到除了在 2008 年金融海嘯時該指數下挫為負的,絕大部分時間其值介於 1~3%,2019 年該指數在 1.8%,代表了平均物價的上漲率。相較之下,存款利率介於 0.6~0.8%,之間的利差代表了,當我們放越多錢在銀行虧得就越多,也就是說現金會越來越沒力。如同 Growin 先前的文章, 不能存定存就好嗎?五個理由告訴你投資理財的重要性!也提出了類似的觀點。

讓錢為你工作

我們知道主動收入就是我們必須花時間和精力去賺錢,如像大多數的上班族就是這樣;而被動收入則是不需要花費時間與精力,即可自動地獲得收入進帳,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讓錢為我們工作。

被動收入要有感,非一蹴可幾,我們通常需要靠著主動收入一點一滴的投入,就好像打造一台被動收入的機器,讓其累積、運轉、生產。這通常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累積,但最終仍會抵達被動收入帶來穩定現金流的那個時間點。

假設我們將閒置在銀行受通膨所苦的一部分資金(以 10 萬元為例),投入一個被動收入機器,此被動收入機制可以穩定幫我們產生一年 7% 的報酬,我們來看看累積個 10 年會有怎樣的成果:

從上圖可知:在第 10 年,就達到近 100% 的成長,我們的 10 萬可以變為 20 萬;但若是放在銀行定存內,以 0.8% 計算 10 年,10 萬只會多出 8294 元,兩種投資方法差距非常的大。

找尋完美的被動收入機器

然而,要有好的被動收入機器卻不容易。如果再考量期初不需要投入大筆資金即可讓此機器開始運轉,那選項就更加少的可憐。近 10 年股市走了很棒的多頭格局,以「存股」的方式投資,打造被動投資機器,變成了一個熱門話題,但是此方式面對著兩個很大的風險:

(1) 挑選投資標的風險:所挑選的企業是否能維持好的營運表現,企業產品的創新、競爭者的挑戰、新科技的取代性、適應市場環境的變化等等因子也造成單一企業表現的不確定性。

(2) 執行力的風險:即便選到好的企業,或是挑選指數型基金來做存股,若遇到市場暴跌 20%或 30%,我們是否能有紀律持續執行?市面上多數的存股達人或倡導的存股方法,均從 2009年股市低點開始,只呈現給大眾最好看的一面,這我們要非常的小心,不得過度樂觀。

想像一下,若你從股市高點開始存股,然後不到一年資產暴跌剩下一半,是否還能紀律的執行?如下圖(二),表列出過往 S&P500 的崩盤紀錄,可以看出市場會無時無刻挑戰你的投資紀律,引誘你作出不當的投資決策;而另一方面,當身處這樣的期間時,也可能大幅影響了你的心情及生活品質。

現在受惠於 AI 的技術、運算資源的大幅躍進,誕生的智能理財服務成為許多人作為被動收入機器的選擇。關於智能理財詳細地描述可參考此篇:理財機器人是什麼?一文讓你了解投資理財未來趨勢。簡單來說,智能理財就是由演算法根據市場狀況「自動」做資金管理、汰換投資標的、跨資產做配置、管理投資組合風險,讓使用者可以不需要花任何時間,即可享有穩當的投資表現。這樣的特色與服務非常適合作為我們的被動收入機器。

智能理財不只適用於特定族群

智能理財近年逐漸興起,我們可以看到一開始其鎖定的族群多為不懂投資或是沒時間研究的使用者。的確像是工作忙碌的上班族、醫生、律師、家庭主婦都屬於此類別,這些用戶容易成為早期的使用服務族群。

不過隨著大眾對智能理財的理解,理財機器人也成為專業投資人的選項之一,根據 Growin 團隊對現行客戶族群的觀察,其中有 32% 的使用者來自於對於投資很有一套自行想法的人,基於為了分散投資風險,反而更願意放多一些的資產在較為穩定的智能理財策略。而這類別的客戶加碼投資的頻率是其他類型客戶的 3 倍之多。

舉筆者自己的例子,自行投資的經驗超過 10 年,專於股票、選擇權交易,近五年每年獲利不下於 25%,好的時候(如 2020 年)更可有倍數成長。這樣的成績雖非超一流高手,也算還不錯的水準。但即便這樣,智能理財的出現也幫了大忙。

為什麼仍需要理財機器人呢?許多交易員都會面臨一個 資金高原(Trading Plateau) 的關卡,當管理資金低於這個資金高原前,投資通常非常的順遂。但當獲利導致管理金額超過這個資金高原後,投資績效容易開始劇烈震盪,甚至是大幅衰退。會有這樣的問題,決大部分來自於人性與情緒。當達成了某個投資表現時,我們容易自滿,或是認為自己有更多可犯錯的空間而鬆懈,這些情緒容易導致做出許多原本不會做的錯誤投資決策,比如說:持有比往常更多的投資標的或是重壓。

要解決這樣的問題,有一種很受歡迎的資金管理的技巧,請見下圖(三)。當管理的資金水位上升超過每個人自己的資金高原時,定期把部分的資金匯出作其他用途,一方面把賺的錢先拿進口袋,另一方面讓自己的交易心態重新設定,回歸平靜。這時智能理財成為了一個很好的資金停留的選擇,既不怕資金因為通膨貶值,還能不斷的以安全的方式滾動累積。

未來,筆者相信,智能理財普及化無可避免,考慮到其能根據市場做資產的配適、風險的控管,投入的資產更具備很好的流動性(隨時可以出入金),很適合作為每個人特別的被動收入的機器,自動增值我們的資產,漸漸地達到「錢為我們工作」的境界。

作者: J.R | 圖片來源:Yuting / pixabay

延伸閱讀

想知道股市投資時機?交給 Growin 投資四象限!

美股AI智能投資,年化20%+的選股邏輯 (PART 1.)

都定期定額了,進場時機還重要嗎? 用數據說真相(二)

關於 Growin

Growin 是一個服務在美華人的 AI 資產管理服務,透過最新的科技,幫助每位用戶以美國 ETF 及個股建立智能投資組合,打造穩健成長的理財計畫,歡迎至 Growin官網 了解我們並下載 APP ,讓 AI 為我們的積蓄做更有效率地運用及成長。

發表迴響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