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日期:2022年12月30日
2022 上半年,全球受國際地緣政治、經濟影響,通膨持續上升,各項數據皆顯示經濟前景不明,全球股市波動大。根據歷史,股市如果拉長時間來看的確具有正報酬,但有沒有辦法能夠躲過短期的鉅額損失呢?其實是有的,那就是做好「資產配置」,到底什麼是資產配置呢?又要如何做資產配置呢?下面就帶大家探討資產配置以及風險控管!
資產配置是什麼?
資產配置(英文:Asset Allocation) 就是將資金分配在不同類型的資產上,比如說股票、債券、黃金、現金等,由於每個資產在不同的市場環境表現不盡相同,透過合理的權重分配,將各類資產組合起來,做分散性的投資。
為什麼要資產配置?
雖然股市長期來看是正報酬,購買大盤指數年化報酬率還高達7、8%,但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有耐心持有這些短期看似沒有波動性的金融商品,還是會有人享受短期漲跌幅刺激。加上科技日新月異,越來越多人使用量化交易,因此套利空間逐漸縮小,突發性的事件更可能讓身為散戶投資人的我們血本無歸,因此做好風險控管就變得十分重要,不然好不容易在多頭市場賺到的錢就很有可能不見!因此我們就來觀察具資產配置的投資方式是否較佳?下圖為近十年債券指數、股市指數和資產配置(portfolio)的累計報酬比較圖:
- 債券指數:TLT(iShares 20年期以上美國公債ETF)
- 股市指數:SPY(SPDR標普500指數ETF)
- 資產配置:portfolio(50%TLT+50% SPY)
資產配置 VS. 債券指數

資產配置 VS. 股市指數



從上圖可以發現雖然將資金100%都投資股票指數十年來的報酬比較高,但當股市回檔時,具資產配置的投資組合相對抗跌,回檔幅度有限!且資產配置的報酬率也比投資債券指數還要來得高,因此實施資產配置是一種將風險降低卻能取得較高報酬的投資方式喔!
資產配置投資策略:整體考量
資產配置的目的是在降低投資風險的情況下,獲得穩定、合理的報酬。那很多人問,風險不能量化,要怎麼評估呢?其實,每個人能接受風險程度本來就不一樣,不管是個性、年紀還是財力都是受考量的因素,畢竟上班族跟已經退休的投資人不太可能有相同的風險承受能力,加上如果是比較保守的投資人,不希望經常受到標的起伏而影響心情的理財者,便可以斟酌選擇投資標的,因此在做資產配置時,應該先評估自己目前能夠忍受的風險為何,再選擇適合的工具開始進行資產配置。
在運作資產配置前,投資策略建議考量以下:
- 資產配置商品:有哪些金融商品可以投資。
- 資產配置比例:計算在各資產上配置的比例,資金依比例投到標的上。
- 進行資產再平衡,因為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投資組合的標的可能不再適合當初所設定,建立系統性的方法重新汰換投資標的以及調整標的比例。
💡瞭解更多資產配置比例分配與實務操作建議:3 步驟學習做資產配置,避掉股災,保護你的財富
資產配置工具
上面提到在做資產配置時,需要先認識有哪些金融商品,但很多投資人其實只聽過股票、債券、現金,其實資產配置工具非常多,下面就幫大家詳細做說明!
股票
股票代表一家公司的所有權,也是歷史上增長最多的資產。
在美股 1926 年到 2021 年間的投資歷史上,股票型基金提供了最高的長期報酬率:年化報酬超過10%,這代表著每一年都要將初始投資本金乘以110%,原始投資100元,在第二年會變成110元,第三年會變成121元,隨著時間越久,指數增長的效用會十分驚人。
但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為了提高取得報酬的可能性,我們必須承擔股票下跌的風險、每天的波動性,也必須每天經歷價格漲漲跌跌的過程,因此也有人會選擇一籃子股票也就是我們所說的ETF(指數股票型基金)做為資產配置的工具,當然選對ETF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債券
債券本質上是將資金借給政府或是企業。
在美國 1926 年到 2021 年間的投資歷史上,債券提供了超過5%的年化報酬,波動性也比股票來得小,因此許多人購買債券來取得穩定的配息以及平衡投資股票產生的波動性。
其他短期投資工具
現金是最常見的短期投資,除此之外還有美國國庫券(Treasury Bills)、定存單等。
通常這類型投資的報酬源自於利息,相較於股票以及債券,短期投資最穩定,但長期報酬也最低。
資產配置不是走長期的嗎?為什麼會用到短期投資工具呢?假設未來幾個月或是一兩年內會有大筆支出,那麼最好把這筆預算以現金、定存、高利活存的方式存起來。這樣才能未雨綢繆,準備應付緊急狀況,例如車禍賠償、受傷、醫療開銷等等。
REITs
REITs可能不是大家都了解,但或許是高通膨下良好的一個投資工具喔!為什麼REITs會在高通膨下還然表現那麼好呢?原來是因為REITs是投資不動產的一種商品,房地產的價值與通膨呈現正相關,連帶使得REITs的報酬也水漲船高,因為在通膨環境下,各項營建成本上漲,使得房地產供不應求,進而推升價格。因此,投資人若擔心通膨居高不下、對於未來經濟成長有龐大的不確定性,REITs是這個趨勢下可以考慮的選項喔。
除了上述簡略介紹的投資工具外,其實還有很多的產品可以做資產配置,像是外幣、原物料ETF等等,但不管怎樣,都要熟悉那個產品再去投資喔!當然上述介紹的產品也不要一股腦兒的將資金都押入,還是要斟酌個別配置並且在適合的時機做資產再平衡喔!
資產配置該注意的風險?
那做了資產配置後,是不是我們的資產就一定零風險呢?其實不是,因為資產配置還是會有風險,不管是任何金融商品都存在,我們比較常會碰到的風險有以下幾種:
通貨膨脹風險
還記得小時候合作社的王子麵多少錢嗎?茶葉蛋從個位數漲到現在都10元,麥當勞的蛋捲冰淇淋也要18元了!當物價上漲後,侵蝕消費者的購買力。在較長的統計期間來看,股票是贏過通貨膨脹率最多的一項投資,接著是債券以及短期投資。


市場風險
市場風險是當市場整體上漲或下跌所產生的波動。股票市場短期間可能起起伏伏,但長期來看,整體市場是上漲的,因此持有好的股票的時間越久,就越能減低市場風險。如果持有時間越短,市場風險對我們的影響就越大,試著看至少持有十年,市場風險就能被大幅度的降低。
管理風險
管理風險主要存在於主動式管理的共同基金與帶有策略性選股的主動式ETF上,單純追蹤市場指數的指數型基金與ETF則可以大幅度降低管理風險。
厲害的經理人帶我們上天堂,獲得擊敗市場平均的超優報酬率,但如果買錯也可能讓我們住套房,所以,投資共同基金前,要看經理人的是否有足夠經歷,是否經歷過熊市,投資策略是否過於極端等。
💡 延伸閱讀:【 共同基金與ETF比較 】只懂投資共同基金嗎?現在的投資趨勢在 ETF !
另外,許多人買基金只考量分散風險,但沒有注意到基金背後的高額費用,會導致許多獲利被費用吃掉,拉低報酬率,這也是為什麼市場上八成的基金表現長期都輸給指數型ETF。
區域性風險
只投資金融股ETF或新興市場ETF,這樣類型的投資都會提高區域性風險,讓整體資產走勢隨著單一方向來變動。如果投資於特定的產業或是區域,那麼風險將會因為過於集中而提高,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利用資產配置的觀念來持有多種資產。
利率風險
理論上,當利率上升時,債券的價格會下跌。當債券存續期間(Bond’s maturity)越長,受利率變動的影響就越大。因此我們能透過投資短期債券來減低(但無法消除)利率風險。換句話說一旦市場利率越低,那麼債券的價格就會越高,如果你已經持有一個債券,而現在市場利率上升、債券價格下跌,那麼就會遭受損失,這便是利率風險。
收入風險
當利率下降時,債券基金的配息便會降低,債券投資者的收入便降低了。對於短期債券投資人來講,因為債券到期的早,因此收入風險高於投資長期債券的投資人。


信用風險
如果只投資個別債券,當債券發行者違約時,投資人可能會損失部分或全部的本金,另一種是當信用評級遭降低時,信用風險也會增加。假如我們投資的是債券基金,因為分散持有的關係,就能避開單一債券的信用風險以及信評降級的情況。
贖回風險
如果沒有特別規定,債券發行人如果在債券到期日前的時間贖回,這時候投資人就得重新再投資債券,通常會面臨更低的收益率。
站在發行公司的角度來看,提前贖回債券通常是因為大環境的利率下調,更低的利率環境使得發行公司需要支付更多成本,所以發行人傾向於贖回之前的債券,再以新利率為基準發行新的債券以減少利息支出。
如何透過 Growin 進行資產配置?
上述提及的風險那麼多,要怎麼投資最安全呢?這時候資產配置就顯得格外重要,了解資產配置知識後,可能會有讀者會想問要怎麼斟酌各資產比例呢?這時候你就需要一款能夠幫你處理這些事情的工具,「Growin機器人理財」就是你的好幫手喔!為什麼會特別介紹Growin呢?因為他真的非常智能,能夠幫你客製化投資組合,並且根據你的需求打造最佳的資產配置,在加入Growin前,我們來好好認識一下吧!
Growin 持有的標的
上面有提到,要建立投資組合,要先知道能夠投資什麼,你的標的池裡面有哪些東西,根據Growin目前所持有的標的,大致有各市場的股票(包括美國、新興市場等)、短中長期證券、高收益債券、抗通膨的金融商品以及約當現金的公債、SHY等,看到那麼多商品Growin都可以幫你投資,是不是對他更有信心了呢?
Growin 比例分配
但是Growin並不是全部都會幫你投資,他會先了解你的投資需求,接著去做適當的比例分配,會將一些具有反向關係的商品一起投資,才不會在某一個商品出現跌勢時加重損失!那Growin在比例上會怎麼分配呢,詳細分配可以到Growin官網查詢,這邊就不多做說明。
Growin 再平衡
上面有提到再平衡的重要性,畢竟不可能有一個產品每天驚驚漲,加上時空背景不同,以前未曾發生過疫情和烏俄戰爭,也沒有人知道現在的投資組合是否適用於未來,因此再平衡顯得格外重要!為了能更有效率活用你的資金,而Growin提供兩種再平衡方法:
- 靜態再平衡:就是將當下投資組合調整成初始的模樣。如上述的條件式投資組合,原始配置在股債比例 7:3,過了一段時間,可能因為股市大好,投資組合變成了 8:2 的比例,我們可以透過再平衡調整回原始 7:3 的比例。
- 動態再平衡:根據系統性的方法,如上述的風險價平法、歷史數據法、或是歷史數據結合未來看法的方法,重新依據市場近期狀況,產生新的最適化配置,並將當下的投資組合做相對應的調整。
提供方法之後,一定有人會問,市場每天在變化,是不是會一直幫我調整?答案是不會的!因為長期來看,再平衡過於頻繁或頻率過低都不好。通常在以下任一條件發生時才會觸發再條整機制:
- 固定日期調整:例如每年、每季或每月的第一個交易日進行調整
- 標的偏離幅度過大:例如投資組合內標的偏離超過 10% 時觸發調整
- 投資組合整體預期報酬率偏離:例如既有的投資組合與新的最佳化投資組合相比,預期報酬率低於一定數值時觸發調整。
看完整篇文章,是不是對資產配置有更深的認識!其實不管年紀、行業,每個人都應該好好管理自己的資產,對投資人來說,資產配置就是不可或缺的策略,只要能找到一套有系統的方法,就算不時時刻刻關注市場,也可以輕鬆達成資產的穩健增長,讓資產膨脹速度打敗通膨。如果你也想嘗試看看Growin,都可以透過以下連結來快速體驗(蘋果下載點、安卓下載點)!
作者:Hank| 數據來源:Growin 量化團隊
延伸閱讀
Growin 是一個服務在美華人的 AI 資產管理服務,透過最新的科技,幫助每位用戶以美國 ETF 及個股建立智能投資組合,打造穩健成長的理財計畫,歡迎至 Growin官網 了解我們並下載 APP ,讓 AI 為我們的積蓄做更有效率地運用及成長。
LINE 官方帳號:https://lin.ee/4Y7H1ZI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