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日期:2023年06月15日

2020 年受新冠肺炎影響,全球股市震盪不斷,美股結束了長達 11 年的牛市, 3 月初更是破紀錄地 10 天內熔斷 4 次,就連巴菲特都說:「活了 89 年第一次經歷這種事。」不過隨著聯準會祭出史上最大規模寬鬆措施加上肺炎疫情暫時度過高峰。

美股開始於 2020 年 4 月第 2 週大反彈,從 3 月 23 日低點開始算,至 2020 年 9 月 11 日 S&P 500 已反彈近 49.32%。

不過這段期間股市震盪不斷, 2020 年 1 至 8 月 S&P 500 的波動率竟升至 40%(2019 年 1 至 8 月波動率僅 13%),9 月也不意外,9 月截至 21 日,已經把 8 月的漲幅全數吐出。年初至今的大漲大跌,肯定讓多數投資人措手不及,不知道到底要逢低進場還是趕緊拋售手中持股減少損失,只好每天頻繁打開交易平台,在反覆的漲跌中陷入「早知道我昨天就……」的困境中,而我們真的要在這短期的波動中,背負著高風險的挑戰,頻繁進出場嗎?

保持冷靜,才能迎接下一波高峰

我們以 S&P 500 與道瓊歷史指數來看,股市短期雖有較大震盪(灰色陰影部分是市場衰退期間),但長期來看,S&P 500 與道瓊股價趨勢都是持續往上的,若我們在市場大跌時,就急著出售自己的股票,以為這樣可以減輕虧損,不過你可能因此錯過下一波股價高峰。

S&P 500 1970 至 2020 走勢
S&P 500 1970 至 2020 走勢。資料來源:Macrotrends
道瓊 1970 至 2020 走勢
道瓊 1970 至 2020 走勢。資料來源:Macrotrends

就連巴菲特都評論:「雖然很難預測市場短期走勢,但我可以保證美國這 30 年之間,經濟會越來越好,即使冠狀病毒很嚇人,但也不該影響你的投資策略。」意旨如果我們投資目的是為了長期累積資產的增長,不需要為了短暫的波動患得患失,反而熊市是我們進場大好機會,用較低成本買進投資標的。

有紀律的投資才是最好的投資心態,若您是採用定期定額投資方式,不用時時刻刻去猜想最佳的注資時間(我們也不會知道股價什麼時候會再探底),就已經能藉由分散投資降低波動風險了,只要事先設定好投資目標、進出場計畫,並有紀律地執行,就不容易被情緒起伏影響投資績效。(詳細例子可以看這篇 Blog:長期投資進場時機重要嗎?用數據說真相

儘管專家說了這麼多,當我們遇到股價震盪時,難免仍感到緊張,以下以「投資前」、「投資時」來探討什麼方法可以讓我們不被股價震盪影響,並以平常心面對投資理財。

1.【投資前】了解你可承受的投資風險

以交易的層面來看,高風險帶來高報酬,如果你想要獲得比別人多的報酬,自然就要付出更多的代價,而在投資前,必先從投資偏好、收入、投資頻率等面向了解自己風險承受程度(難以客觀衡量的讀者可以體驗 Growin 的風險問卷以了解你的最適風險承受程度),與你選定的投資策略在過去表現又有達到你的標準嗎?若你事先了解好自己的承受範圍與過去標的的表現,如此一來標的短暫波動時,心情也不會跟著起伏了。

Growin 風險問券
透過風險問卷,即可了解你的風險偏好與最適合的投資標的

2.【投資前】做好資產配置,才能度過突發黑天鵝事件

資產配置的重要性往往因為投資人的投機天性而被忽略,不過其目的就是幫我們度過市場的黑天鵝事件,若我們事先能分別在股票、債券、抗通膨、約當現金中合理地分配權重,分散風險,當股災來臨時,也可望降低損失。(詳細解說可見 Blog 文章:三步驟學習做資產配置,避掉股災,保護你的財富

3.【投資前】設定好停利停損點,奪回投資主控權

為了不在進場後被每日漲跌搞得心情起起伏伏,應先評估投資標的過去表現與自身財力狀況,設好停利停損點,注資後,若漲跌範圍超過標準即果斷停利停損,讓自己保留現金,就算目前過停損點,先部分退場,等投資市場穩定後,再投入也不遲。

設定標準後,我們就不需要對市場情勢一直猜測了,把日常漲跌當成浮雲,等觸動停利停損點再來反應。記住,我們投資的目的是為了有更好的未來、更多的資金可以運用,但日常生活也不要被投資理財的瑣事控制,還是要保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4.【投資時】市場大跌怎麼辦?保持正念深呼吸吧!並檢視自己投資計畫,做正確決策

當投資標的搞得你不知所措時,不知道如何決定時,不妨放下手機、遠離一切讓你心煩的事物,藉由沉思、到戶外走走,深呼吸宣洩焦慮與壓力,主要是避免一時的焦慮、貪婪情緒,讓你做出錯誤的決定,亦或是檢視過去投資標的的長期趨勢,理性分析自己的投資決策有無偏誤,並以歷史資料佐證,不要自己嚇自己。

也絕對不要在大跌時恐慌地拋售資產,大家都知道股市要賺錢的途徑是買低賣高,當你在大跌之後就心慌出場,下一次的創新高也許你只能在電腦前乾瞪眼了。

5.【投資時】定期調整投資策略,符合市場現況

黑天鵝什麼時候會突襲我們很難準確預知,我們能做的即是定期檢視自己的投資組合是否符合市場現況,並隨時 / 定期因應市場變動情況將投資組合再平衡(意旨重新調整原投資組合中各種資產的比例,讓投資組合的風險與自己的規劃一致),當市場指標認為是多頭時,應增加持有股票的比例;反之,於空頭時減少股票持有,增加債券的比例,因此建議投資人定期檢視自身的投資組合是否符合市場現況,並系統性的調整。

然而,如果投資人因為工作繁忙或是認為理財專業不足,或是覺得工程浩大,難以自己定期操作再平衡機制,你也可以參考智能理財服務(詳細說明請見:不懂投資理財,但又想創造被動收入嗎?那就透過智能理財幫忙吧!),透過自動化管理資產,穩定增長報酬,不但能避免一時情緒造成的錯誤判斷,理財公司長期累積的數據也能將再平衡機制調整得更精準,更符合市場現況,你也因此更專注於生活品質的提升。

記住,別被投資制約了

投資目的是讓未來生活過得更舒適,但過程中也別被投資理財制約了,本篇文章,提醒讀者切勿因為一時的情緒,錯誤出場,錯過股價的下一次高峰,或是整天掛在電腦前直盯股市,生活搞得緊張兮兮。只要投資前了解自己可承受的投資風險、做好資產配置、設定好停利停損點、市場衰退時檢視投資計畫、定期再平衡,或是覺得自己能力、時間負擔不來,也可試試交給理財機器人幫你管理資產。以上的如果可以做到,其他的就保持平常心吧,期待迎接一波波股價高峰!

作者:Eddy | 圖片來源:Barbie / Unsplash

延伸閱讀

不能存定存就好嗎?五個理由告訴你投資理財的重要性!

股市跌 30% 夠便宜了嗎? 一窺歷史數據的蛛絲馬跡

致敬經典,2個簡單卻能穩健獲利的資產配置策略

關於 Growin

Growin 是一個服務在美華人的 AI 資產管理服務,透過最新的科技,幫助每位用戶以美國 ETF 及個股建立智能投資組合,打造穩健成長的理財計畫,歡迎至 Growin官網 了解我們並下載 APP ,讓 AI 為我們的積蓄做更有效率地運用及成長。

1 comment

  1. 自動引用通知: Growin

發表迴響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