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日期:2023年06月15日
近期美國科技股重挫,許多專家拿近 20 年來不同類股指數的報酬表現,回測的結果發現科技股表現是遠遠高於整體大盤?然而,自從 2021 下半年市場逐漸傳出「升息」、「縮表」、「通膨」等議題後,跌幅最嚴重的卻也是科技板塊類股。今天我們就要來一起探討究竟是什麼樣的原因,讓近期的市場表現如此黯淡呢?
美國熱門科技股有哪些?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近幾年最為熱門的科技股有哪些吧!將分成兩個部分介紹,首先第一個表是在疫情前就相當知名,且人稱「尖牙股」的 FAANG。「尖牙股」(FAANG)為臉書(Facebook)、亞馬遜(Amazon)、網飛(Netflix)、谷歌(Google,後由母公司Alphabet繼承原有地位)等四家居於領導地位的美國網路科技巨擘的頭一個字母所組成,並依其字義翻譯成「尖牙股」。(資料擷取至 2022/07/01)
Facebook臉書(META) | Apple蘋果 | Amazon亞馬遜 | Netflix網飛 | Google谷歌(Alphabet) | |
股票代號 | META | AAPL | AMZN | NFLX | GOOG |
市值 (美元) | 4587億 | 2.29兆 | 1.15兆 | 840億 | 1.42兆 |
產業地位 | 網路社交平台龍頭 | 全球智慧型手機、電腦、平板及消費性電子產品大廠 | 全球網路電商龍頭、雲端基礎設施服務龍頭 | 全球串流媒體服務龍頭 | 全球線上搜尋引擎龍頭 |
YTD(年初至今報酬率) | -52% | -23% | -36.3% | -71% | -24.4% |
近五年報酬率 | 6.8% | 280% | 140.6% | 17.% | 140.7% |
預估本益比(可以看出市場給予之評價) | 14.22 | 22.32 | 68.49 | 17.45 | 20.53 |
接著第二個表我們來介紹,除了前面提到的尖牙股以外也相當知名的科技股,以下這幾檔科技股是各產業的指標各股,相信大家應該有在相關財金新聞中耳聞過,其中幾個在這幾年的報酬甚至更為突出!
Microsoft微軟 | Nvidia英業達 | AMD超微半導體 | Tesla特斯拉 | Adobe | |
股票代號 | MSFT | NVDA | AMD | TSLA | ADBE |
市值 (美元) | 1.98兆 | 3995億 | 1396億 | 7615億 | 1741億 |
產業地位 | 電腦軟、硬體之設計及服務授權公司 | 以設計、銷售圖形處理器為主的無廠半導體公司 | 專注於微處理器及相關設計的無廠半導體公司 | 美國最大電動車及太陽能板公司 | 多媒體設計及行銷軟體龍頭 |
YTD(年初至今報酬率) | -23.6% | -48.5% | -46.9% | -36.3% | -35.6% |
近五年報酬率 | 288.5% | 319.5% | 512.7% | 919.2% | 158.8% |
預估本益比(可以看出市場給予之評價) | 24.57 | 28.9 | 20.28 | 61.73 | 27.25 |
美國科技股走勢
看完上述表格介紹後,對於美國主要科技股有初步的認識!但大家看到這些股票的 YTD(年初至今報酬率)表現是否有點意外!其中有不少個股年初至今的跌幅竟然接近腰斬!尤其是那些在 2020 下半年復甦漲勢最為猛烈的成長股們。7/2 新聞才剛提到今年的標普 500 指數表現為 1970 年以來歷年同期最差,顯示出當前的市場狀況有多麼的悲觀、危機四伏。
根據晨星(美國上市評級機構)所提供之研究報告,科技股今年高點至今跌幅其實約與 2020 年疫情時差不多了,然而,讓我們再回顧到 2000 年科技泡沫及 2008 年金融海嘯,目前的跌幅時間卻宛若剛起頭而已!?當然兩者的時空背景、聯準會政策靈活性頗為不同,但在每次空頭中都應警慎思考下一個策略為何。

下表中也顯示出了從「估值」的角度中現在的科技股「看起來」是有多麼便宜的,可是究竟是什麼樣的原因,讓他們這半年來的表現如此的頹弱呢?

近期美股科技股下跌原因
今年以來光那斯達克指數就下跌了超過 25%!其中市場上最擔憂的其實就是三大議題:通膨、升息、潛在經濟衰退。其中有不少突發事件為這三大議題危險性增溫,包括俄烏戰爭導致的原物料供給問題、塞港供應鏈短缺、存貨逐漸堆積、科技股財報不如預期等。整個經濟體系組成其實是非常複雜,一般而言這三者關係的先後順序是:
- 景氣擴張良好/貨幣過度寬鬆導致通膨
- 聯準會運用升息壓制通膨
- 升息政策過激或市場預期轉差,導致經濟衰退
其中 Fed 的緊縮動作(升息),推動美國國債殖利率走高(無風險利率也跟著提高),削弱了股票(尤其是科技股和高成長股)的吸引力。雖然失業率目前仍看不出有什麼大問題,但由最新 CPI 數據來看,美國通膨率仍創下近 40 年來新高。種種跡象顯示 Fed 暫時不太可能軟化當前的貨幣政策,連帶提升市場對於經濟衰退的風險預期。


女股神科技股 ETF,除了 ARKK 還有哪些?績效如何?
前面談到這麼多科技股,我們當然不能漏掉在2020年最為風光的主動型 ETF-ARKK。ARKK 就是方舟投資旗下的旗艦 ETF,而該基金的創立人就是在前年被大家尊稱為女股神的 Catherine Wood 。除了 ARKK 以外,女股神旗下還有其他五檔基金,主題包括新世代網路 (ARKW)、基因革命 (ARKG)、自動化技術&機器人 (ARKQ)、金融科技創新(ARKF)、太空探險(ARKX)。
股票代號 | 投資領域 | 價格(7/6) | YTD(年初至今報酬率) | 每股淨值 |
ARKK | 新興創新領域 | 43.96 | -56.45% | 44.92 |
ARKW | 次世代網路 | 52.85 | -57.57% | 54.2 |
ARKF | 金融科技創新 | 16.5 | -61.27% | 16.75 |
ARKQ | 自動化技術與機器人 | 50.19 | -34.76% | 51.16 |
ARKG | 基因革命 | 35.4 | -46.5% | 35.43 |
這幾檔基金中其實有個最大的共通點,就是專注於「高成長潛力」。基金內的許多股票都是尚未實際獲利,但被女股神看好在未來能夠擁有「破壞性創新」實力的企業,而這些股票也是 2020 下半年表現最為突出的類股。然而到了 2021 下半年,這些大家所推崇「明星成長股」們卻也因為市場估值下修慘遭無情的拋售。下圖讓我們分別來檢視一下其績效表現。

疫情後至最高峰 ARKK 有過曾經多出大盤指數 200 多個 % 的報酬,然而現在回頭看卻是一座大山頂。

科技股未來展望
科技股究竟還有沒有機會呢?巴菲特的名言「別人恐懼我貪婪」大家都曾聽過,在恐懼之中是否科技股已觸底即將反彈?科技股的未來在哪?對於科技股後勢整理以下幾點看法!
科技類股基本面受到考驗 未來幾年仍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近期的市場波動,主要是由通膨所引起,儘管未來通膨要迅速往下機率不高,但在各國央行積極升息與制定相關政策下,上升的幅度也相當有限。2021 資金氾濫造成許多資產定價錯誤,因此長期來看,股票市場還是要回歸基本面,基本面仍是驅動股票表現的關鍵因素,而目前市場對於科技類股的基本面看法可能沒那麼樂觀,2021 許多公司獲利創新高,但 2022 後疫情趨緩加上通膨使得成本提高,許多科技股 Q1、Q2 財報不如以往。雖然許多公司股價已經接近腰斬,低於市場估值,但在基本面未回穩下,股價仍可能不被市場買單。但論成長性,從下圖可以發現,科技類股在成長性上仍領先其他行業,在未來幾年仍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當經濟基本面轉佳,企業對科技的投資需求將上升
從通膨以及利率上漲的角度來觀察,可能會使一些傳統產業受惠(包括原物料與金融業),這也將使市場的趨勢由成長型類股轉變為價值型類股。不過從基本面來看,傳統產業開始復甦加上人們科技發展技術不斷提升,也會增加對於科技設備或技術的投資(例如雲端技術的運用等),科技業不會式微。
透過 Growin 投資 ETF 達到美國科技股資產配置!
看完上述的科技股大跌現況與原因後,相信大家對美股科技股有更多的認識,許多專家也表示目前美國科技股有超跌現象,雖然未來經濟前景仍有疑慮,許多投資人趨於保守,但若是以穩定領股息或是長期投資人來說,想要獲取長期收益,ETF 就成為首選,不僅可以分散風險,也能買進許多大型公司!根據券商公會統計,2021 國內券商複委託交易累積總額達 4.3 兆元,其中美股占 77%,相比前年同期成長 21%,顯示投資人對美股的青睞。為什麼投資美國科技股 ETF 要使用 Growin 呢?下面就來介紹 Growin 智能投資有什麼優勢!
Growin 投資 ETF 操作說明
Growin 智能理財在配置投資人的資產前,會先以問卷的方式將投資人的風險分級,並設定投資理財目標,讓投資組合在風險可承受的範圍內追求報酬。Growin 的資產配置提供風險 1-10 等級,其中風險 6-10 才會有股票配置(1-5 是只有ETF),並依照風險等級,調整配置邏輯,並根據市場現況與個人目標設定,靈活組合個人資產配置。
此外,投資計畫會隨著市場變化在每月5號調整投資標的以及部位權重,投資產業類別主要為下圖中產業:

圖中比例並非固定,主要拿 6 月 Growin 投資比例分配圖當作舉例,當然不同風險級別會有不同比例。另外在文章前面提到的 ARK 基金也有在 Growin 投組中喔(6 月投組中 ARK 基金佔科技類別 15% 中的 6%)。為什麼會選擇將 ARK 基金放入持股呢?原因是透過少部分資產投資一些比較顛覆或創新型的科技類股標的, 並透過演算法判斷該標的趨勢走向,控制下檔風險。
但說到底,投資人最在乎的還是到底能不能賺錢,畢竟股市波動難與預測,投資就是有風險,不過就過去的回報表現而言,Growin 的投組長期報酬表現比 S&P 500 與 Nasdaq 較佳,如下圖所示:

為什麼 Growin 能在空頭時降低虧損並創造長期收益?
看到這邊,相信讀者對於Growin能幫助大家達到理財目標更有自信,但到底為什麼Growin那麼厲害?原因是傳統的智能理財工具,基本上都沿用舊有的量化技術,根據歷史的數據來產生投資決策。這種模式就造成了兩個問題:過去表現好的市場不代表未來會持續,以及因應市場變化所作出的改變較慢。
因此,Growin團隊自行開發 AI 預測引擎,對市場進行嚴密的監控預測,更彈性的調整投資部位。
舉例來說,2022年5月由於俄烏戰爭、通膨升息、疫情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市場的空頭走勢,許多智能理財工具並未根據市場狀態作出反應,但是 Growin透過 AI 即時動態偵測市場的風險狀態,將今年五月的配置轉為保守,並新增了各類債券於資產組合的佔比,進而成功避免市場劇烈的跌幅。

過往 2020 年 3 月的疫情導致的股市空頭,大部分的智能理財工具並未及時反應 COVID 造成的市場崩跌。但透過 AI 的技術,Growin 的資產配置投資組合,在 3 月初大幅減少股票的持有比例,有效地抑制下方風險;而隨著市場 4 月穩定,5 月又大幅拉高股票的比例參與市場漲幅。
這也使得 Growin 的投資組合,能夠避免掉 2020 年的空頭虧損,讓收益維持正向。這種利用 AI 演算法來預測市場,來即時再平衡投資組合,正是 Growin 與其他智能理財工具最主要的差別。
看完本文,想更了解 Growin 資訊及體驗 App、開始用智能理財工具投資,歡迎點擊以下連結
Growin產品介紹
Growin App載點 : 蘋果下載點、安卓下載點
看完本文,想更了解 Growin 資訊及體驗App、開始用智能理財工具投資,歡迎點擊以下連結:
作者:Hank| 數據來源:Growin 量化團隊
延伸閱讀
不懂投資理財,3 步驟簡單教你使用 Growin 獲取被動收入
不能存定存就好嗎 ? 五個理由告訴你 投資理財的重要性 – Growin
Growin 是一個服務在美華人的 AI 資產管理服務,透過最新的科技,幫助每位用戶以美國 ETF 及個股建立智能投資組合,打造穩健成長的理財計畫,歡迎至 Growin官網 了解我們並下載 APP ,讓 AI 為我們的積蓄做更有效率地運用及成長。
LINE 官方帳號:https://lin.ee/4Y7H1ZIT2
Growin 是一個服務在美華人的 AI 資產管理服務,透過最新的科技,幫助每位用戶以美國 ETF 及個股建立智能投資組合,打造穩健成長的理財計畫,歡迎至 Growin官網 了解我們並下載 APP ,讓 AI 為我們的積蓄做更有效率地運用及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