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日期:2023年07月12日
在投資市場上打滾十五年,閱讀過許多投資書籍,不得不讚嘆美國投資大賽冠軍得主米納爾維尼(Mark Minervini)所寫的『超級績效』這本書。它是少數可以將交易心理、投資操作技巧、基本面都講得非常完善的一本書!更難能可貴的是在閱讀的途中,不會讓讀者感到不耐煩,每一章節環環相扣、引人入勝!其中,也會發現許多觀念與操作技術與自己實際用的技巧與經驗相互呼應,非常有趣。如果你喜歡投資成長股,並喜歡以技術面與股票型態為主、基本面為輔來做投資買賣,這本書非常適合你!以下摘錄這本書的精髓重點,也強烈推薦讀者們能親自翻翻這本書。

成為頂尖不可缺的心理素質
超級績效一開始的章節就為我們灌注滿滿的心靈雞湯:我們想要成為頂尖的投資人?那我們該具備怎麼樣的心理素質,而我們又願意放棄什麼來達到目標呢?
如果我們跟任何人說,我們想要擁有穩定的超級績效,一定會有許多人看衰的說,巴菲特一年年化20%以上報酬就已經很了不起,被稱為股神,想要追求比股神更高的績效,我們怎麼可能持續做到?並且做得更好?澆冷水這件事一定少不了,但這就代表不可能嗎?
“不可能只是小人物拋出的大藉口,這些人發現自己在某個被設定的解釋裡活得會比較輕鬆,因此也就不會想要去探索那些足以改變的力量。”– 萊拉·阿里
很多時候,不可能三個字,只是讓我們可以活得更為輕鬆,但真的仔細去思考,要拿別人來與自己要做的事情做比較,其實許多時空背景、環境條件的設定就不相同,並沒有意義。舉例來說,股神巴菲特管理的資金部位 vs. 我們散戶投資人擁有的資金就是一個極大的差異,能夠不考慮流動性的情況下輕鬆進出,是我們散戶投資人擁有的極大優勢。
再來,作者也強調我們沒有必要得到任何人得允許才能做某件事,真的想要達成目標,我們應該義無反顧,堅持夢想、相信自己。
“開始的時候,你不必偉大,但你必須有想要偉大的開始。”– 萊斯·布朗
想要成為頂尖的投資者,我們需要下定決心,並且許下承諾。沒錯,許下承諾非常重要!如果我們只是說對投資感興趣,這樣的驅使我們成為頂尖投資者的強度是不夠的。興趣與許下承諾的差異,在於是否擁有堅持的意志力,當我們對於某件事真的許下承諾時,我們應該要明白除了成功之外,將別無其他選擇。也只要這樣,我們才會願意犧牲、竭盡所能,邁向自己的目標。
特定進場點分析SEPA
作者從過往歷史大量的資料中,針對超級強勢股的共通性質建立了一套藍圖系統,整理出過去表現傑出的成長股所具備的素質與特性,稱為:特定進場點分析 (Specific Entry Point Analysis, 簡稱SEPA)。這套策略精準的定義了進出場的規則,其中包含五大要素:
1. 趨勢:超級強勢股的積極發展階段幾乎都在明確的股價上升趨勢中。作者認為確認趨勢非常的重要,其中包含兩個步驟:確認股票處於上升的哪個階段,以及股價是否符合趨勢樣板。(這兩個部分我們將在下一section說明)
2. 基本面:驅動超級強勢股上升的力量大多來自於基本面的成長與明確改善,如盈餘、收益、毛利等因素的改善。而這些因素的改善大多都發生在超級強勢股股價啟動之前。
3. 催化事件:股價需要一些令投資人感到激情與興奮的事,價格大漲的股票其背後都有驅動的故事與事件,而這樣的催化事件才可能吸引機構法人的交易興趣。
4. 進場點:多數的超級強勢股都會有至少一次的低風險高報酬的進場機會,因此掌握好進場時機非常重要。
5. 出場點:即便展示出超級強勢股性質的股票,也不一定都能如投資人預期發展。最高原則是保障交易資本,部位必須要設定停損,讓失敗的部位能果斷認賠; 同時,我們需要學會判斷超級強勢股何時出現結束的跡象,對於成功的交易,最終也是需要賣掉股票才能實現獲利。
股價階段與趨勢樣板
要獲得超級績效,需要抄底買到股價最低點嗎?作者認為猜測股價底部是浪費時間!我們要做的不是以最低價或是最便宜的價格買入股票,而是要以『正確』的價格買進。所謂的『正確』的價格指的是股票剛要大幅走高時的價格。那要如何判斷股價即將要大幅走高?首先,我們需要等待股價進入第二階段上升趨勢。
如下圖,超級強勢股發展,股價可以分成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 – 忽略階段:整理(Consolidation)
在第一階段,股價會花很多時間盤整橫向移動,可能數月、甚至數年之久,因此應該忽略此階段,以免資金運用不效率
第二階段 – 上升階段:承接(Accumulation)
主要投資的時機,股價需符合作者定義的“趨勢樣板”,波段高點與低點不斷墊高,價漲量增、價跌量縮,日線與週線高於平均量的線型中,上漲的線型數量多於下跌線型。
第三階段 – 做頭階段:出貨(Distribution)
價格波動上下震盪大、不穩定,容易出現最大單日或單週下跌、200日均線會喪失動能逐漸平坦或反轉向下
第四階段 – 下降階段:投降(Capitulation)
企業的盈餘成長減緩,容易出現財報的利空意外、股價在200日均線下方、且200日均線向下,價格呈現階梯狀下降,波段高點與低點持續下滑。
趨勢樣板 | |
1. | 股價高於50日移動平均,且50日移動平均線同時高於150日與200日移動平均線。 |
2. | 150日移動平均線高於200日移動平均線。 |
3. | 200日移動平均至少有一個月期間處於上升狀態(多數情況最好有四、五個月以上)。 |
4. | 股價較52週低點高於30%(有時甚至高出100%、300%或更多)。 |
5. | 股價距離52週高點不超過25%(越接近越好)。 |
6. | 相對強度評等(RS Ranking,評價過去52週價格表現)不低於70,最好是80多或90多,也就是說股價表現屬於整體市場的前段班。 |
同時,我們平常就要建立“領導股”清單,通常這類型的股票可以透過大盤走空時觀察,哪些個股領先創新低、市場下跌段跌得比市場淺、以及市場打底時股價領先復甦。
成長股的基本面
一支股票若價格重挫,其中必有緣故。大部分的人看到股價創低點可能會覺得股價便宜,但卻忽略了市場價格是供需所形成,拋售力量大、需求力量小,導致價格頻創新低,這時進場接刀實在是很危險的事。作者強調真正驅動超級強勢股的力量是未來性,而最具上漲潛能的股票推動他們的力量是:成長 – 盈餘與銷貨的真實成長。以下整理作者強調看的基本面數據:
基本面觀察點 | |
每股盈餘(EPS) | 超級強勢股發展階段,每股盈餘YoY可能都以30~40%以上成長,且每季成長比例有加速趨勢 |
盈餘意外性(Earnings Surprise) | 公司公布的盈餘如果出現顯著正向差異(公司實際產出大幅超出分析師預估),則是我們說的好的盈餘意外性。如果連續幾季公司公布的盈餘均超乎分析師的預估,造成顯著的盈餘意外,有利分析師持續上修盈餘估計,推升股價。 |
銷貨(Sales) | 除了每盈餘表現強勁、加速成長,也希望看到銷貨是否具備同樣的成長趨勢,觀察連續幾季YoY成長趨勢 |
淨利率 (Net Profit Margin) | 淨利率代表公司淨利除以銷貨金額的百分率,反映公司的獲利能力。觀察是否能逐季成長,代表營運團隊能充分控制住局面。 |
作者提出密碼33(Code 33)來觀察公司的基本面是否符合超級強勢股條件,也就是盈餘、銷貨、淨利率三項數據是否能有連三季加速成長。
找尋進場點
價格型態是“果”不是“因”,人類行為是驅動行情的力量,不管是1900年或是現今,這都是亙古不變的道理。因為人類行為有固定的模式,這樣的模式有跡可循,並且長久以來不曾改變。也因此,價格型態一直是進、出場決策很有效的工具。如下圖,作者認為,處票必須處在第二階段的上升趨勢中,他才會考慮買進。換句話說,我們不需要買在低點,而是當股票向上突破健全整理區域時,才是適合買進的時機。

買進股票時,要考慮潛在報酬顯著大於風險時,才要買進。那要如何找到這種特定情況呢?作者提出了價格波動收縮型態(Volatility Contraction Pattern, 簡稱VCP)的概念:
價格波動收縮型態 (VCP)
- 左側的股價波動較大,右側的股價波動收縮
- 收縮型態通常有2~4個收縮,有時也會多到5~6個收縮
- 波浪回檔的幅度逐漸變小,如某個波浪回檔是前一波波浪回檔的一半
- 波浪起伏的時間間距越來越短

如上圖,這型態背後的交易心裡是什麼呢?當賣方急著獲利了結時,價格波動會是最大,等到賣股票的人越來越少,價格修正也會變得相對緩和,價格波動逐漸下降。當股票處於第二階段承接期,價格整理代表換手,籌碼(股票)會由弱者轉到強者,而當弱者籌碼都被洗光後,籌碼就變得穩定,只需要少量的需求(交易量)就可以推升股價走高。
當價格波動收縮型態(VCP)收縮到最後,會出現成交量萎縮的現象,這時投資人就可以注意,若出現攻擊量,並突破了之前高點創下新高,則是很好的買進時機。如下圖:

當然,當股價在形成價格波動收縮型態(VCP)的過程中,若出現一些多頭的技術型態,如:杯柄型態(cup and handle pattern)、多頭旗型(Bullish Flag)、快速的V型反轉等等,皆更有助於之後超級強勢股的發展。
而當我們在突破買入後,股價雖然上漲的過程會有起伏,會有些正常折返,但超級強勢股應該不會輕易跌破20日均線,我們應該再控制風險的前提下,盡量讓股價成長,證明自己能夠漲到多少。同時,當觀察到股價出現第三階段的跡象時,我們應該果斷出場。
風險控制
我們常說一時賺錢很容易,但也因為這樣會讓投資人感覺過於良好,行為變得草率、覺得自己很厲害,甚或是有更多的本金來進行高風險的賭博行為,最終引發災難。
“最大的失敗通常都發生在最棒的一段經歷之後,因為那時候我就會開始認為自己無所不知。”– Pual Tudor Jones
投資要能成功,並非著眼一個月、一季的報酬,而是取決於經年累月下來投資人所保有的錢。要能做到如此,最好風險控制是唯一解。幾點風險控制的態度我們需要銘記在心:
- 絕對不要發生足以造成交易賬戶傷害的虧損。假如我們虧了50%,我們需要賺100%回來,才能回本。
- 自己什麼時候錯了?當我們的交易是虧損的狀態,就代表我們錯了。
- 接受虧損,虧損是交易中不可避免的一環,如果無法好好接受這件事,勢必會換來更大的虧損。
- 如果要在投資市場成功,需要明確地做出決定,自我的感覺(我們的分析對或錯)一點都不重要,賺錢才重要。
同時在買進任何股票錢,我們要建立防範意外的計畫:
- 起始停損:進場前就先預定好自己能接受的最大虧損
- 重新進場:碰到情況不如預期時(ex.大盤導致的個股下跌),先果斷停損再重新評估。保持客觀,若行情後續又符合自己的條件,應再次重新進場。
- 獲利了結:可採用追蹤型停利、停損策略,已經獲利的部位,可以把停損點往上調整至損益兩平的位置,千萬別讓已經獲利的部位最後變成虧損。
- 防災計畫:永遠設想最壞的情況可能為何,自己應該如何處置部位。防災計畫會讓我們在遭遇龐大的壓力情況下,能夠理性做出判斷,採取行動。
結論
以上我們針對『超級績效』這本書進行了一些重點整理,當然實際細讀這本書我們會發現更多的細節,反覆琢磨相信會對我們的投資有很大的幫助。在瞭解了每一個步驟的概念後,如何實際應用並且融入到我們每個人的投資系統?下一篇,我們將會分享 Growin 團隊如何透過實際的交易經驗與團隊開發的工具輔助,找出超級強勢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