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Eddy | 數據來源:Growin 量化團隊| 圖片來源:Yuting
2020 年可說是身心難熬的一年,疫情改變了大家的生活方式,不過股市也充滿了驚奇,各國的股市幾乎都有創新高的紀錄,而台股、S&P500、道瓊指數更是在 2020 最後一天同創高峰。
本篇文章要來回顧台股與美股 2020 績效表現以及股市中的重要事件,讓大家更了解去年疫情下台灣與美國的股票市場情況。
閱讀全文作者:Eddy | 圖片來源:Barbie / Unsplash
今年受新冠肺炎影響,全球股市震盪不斷,美股結束了長達 11 年的牛市, 3 月初更是破紀錄地 10 天內熔斷 4 次,就連巴菲特都說:「活了 89 年第一次經歷這種事。」不過隨著聯準會祭出史上最大規模寬鬆措施加上肺炎疫情度過高峰,美股開始於 4 月第 2 週大反彈,從 3 月 23 日低點開始算,至 9 月 11 日 S&P 500 已反彈近 49.32%。
不過這段期間股市震盪不斷, 2020 年 1 至 8 月 S&P 500 的波動率竟升至 40%(2019 年 1 至 8 月波動率僅 13%),9 月也不意外,9 月截至 21 日,已經把 8 月的漲幅全數吐出。年初至今的大漲大跌,肯定讓多數投資人措手不及,不知道到底要逢低進場還是趕緊拋售手中持股減少損失,只好每天頻繁打開交易平台,在反覆的漲跌中陷入「早知道我昨天就……」的困境中,而我們真的要在這短期的波動中,背負著高風險的挑戰,頻繁進出場嗎?
閱讀全文作者:Eddy | 圖片來源:Barbie / Unsplash
相信許多在美國居住的華人,面對美國繁複的移民政策、稅收規定,經常搞得頭昏眼花吧,美國身為民族大熔爐,制定了各式簽證、移民、稅務政策,其中投資稅務議題也讓許多美國稅務居民無所適從,不知道如何制定投資相關稅務決策,但美國身為支配全球經濟的大國,無人不想一同參與美國股市,透過投資讓資產穩定增長,讓家人生活更有品質、退休生活更有保障,但是在投資過程中,美國資本利得稅 似乎讓人無所適從,不知道從何了解起。
本篇文章主要針對在美持有綠卡、符合美國居住外國人(Resident Aliens)身分者,探討在美投資稅務相關議題,讓你在投資前能了解未來會面對的投資稅務,幫助你制定相對措施。
閱讀全文作者:J.R | 數據來源:Growin 量化團隊| 圖片來源:Yuting / unsplash.com
繼上一篇討論長期投資進場時機重要嗎?用數據說真相(一),我們發現若是單筆投資,進場時機不同可能會造成極大的差異,但是,我們也發現若是另外搭配規律的定期定額,是可以讓進場時機造成的差異大幅縮小,拉長時間來看,第一筆投入的進場時機就不再那麼有影響力。以上,大概就是許多倡導長期投資,呼籲不要擔心進場時機的投資老師們下的結論。這樣的結論沒有不好,畢竟大部分的投資人透過這樣紀律的定期定額投資,就已經可以獲得不錯的報酬。
但是,其實將定期定額的概念考慮市場擇時,互相做結合形成一套系統化的定額下單方法,更可以大大增進投資組合的報酬率!今天讓我們透過數據來仔細看看:
作者:J.R | 數據來源:Growin 量化團隊| 圖片來源:Yuting
在長期投資中,進場時機到底重不重要?許多提倡資產配置的專家常常會否定進場時機 ( market timing ) 的重要性,認為只要擁有長期投資的心態,何時進場都無所謂,而這樣的論述常常激起持正反兩面意見者的熱烈討論。然而,當許多投資人想要忽略考慮進場時機,單純照定期定額執行,但要下單買入的前一刻內心卻常常出現矛盾,害怕因為市場可能已經創高或是因為市場已反彈脫離近期低點,而遲遲無法依據原先擬定的計劃來執行。這些人為情緒上的反應實屬正常,需要花大量的時間以及內心的建設來克服。此篇我們希望透過一些數據驗證,幫助使用者了解進場時機對投資組合的影響,希望提供投資人操作時一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