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電動車至少 2,000 顆電池,如何確保穩定放電?解析電動車產業中游:動力電池系統

電池是電動車的動力核心,可以說是電動車的心臟。透過上文「電動車需要鋰電池,鋰從哪來?帶你認識電動車產業最上游:中國具關鍵地位」,Growin 帶讀者認識鋰電池的結構,以及鋰從開採、加工,到製造出鋰電池的過程。然而一顆鋰電池的電壓僅介於 3.1 至 4.2 伏特之間,但電動汽車的驅動電壓為 400 伏特,電動公車與電動卡車的驅動電壓更達到 600 伏特,若要驅動電動車輛,就需要大量電池串聯,才能提供足夠的電壓,因此電池必須組裝起來,成為整套動力電池系統。到此,電動車產業鏈也走到中游。

【個股關鍵數據】AI 晶片霸主地位不保?輝達 Nvidia 面對自研 ASIC 晶片該如何回應

Nvidia CEO 黃仁勳表示「人工智慧的 iPhone 時刻已經來臨」,AI 將全面改變所有公司、人們的運作方式,所有企業都應當擁抱人工智慧,日前開出了亮眼的財報表現,並提出了爆炸性的預期數字,這個目前公認在 AI 市場最大贏家的公司真的沒有對手能夠威脅到他的霸位嗎?以下將針對 Nvidia 近期所發布其 AI 晶片一系列的消息以及比較 ASIC 晶片的差異。

電動車需要鋰電池,鋰從哪來?帶你認識電動車產業最上游:中國具關鍵地位

上文「電動車市場規模年均複合成長率 17.3%!一文解析電動車上中下游產業鏈,帶你認識投資機會」,Growin 帶讀者簡單認識電動車的上中下游產業鏈結構,了解從原料到電動車的過程中,會經過怎樣的加工與組裝步驟。這次,Growin 要帶讀者更深認識產業鏈的最上游,也就是如何將大自然中的鋰,轉換成電動車的動力核心:鋰離子電池(下文簡稱鋰電池)。

電動車市場規模年均複合成長率 17.3%!一文解析電動車上中下游產業鏈,帶你認識投資機會

第 26 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6)後,「淨零碳排」成為產業永續發展的關鍵字,多國政府訂下 2050 淨零碳排的目標,希望在 2050 年前達到溫室氣體淨零排放。根據聯合國的資料,交通占的碳排放量是全球碳排的 23%;而根據 Statista 的數據,私人汽車的碳排放量佔所有交通工具的 39%。據此推論,若能將私人汽車的碳排放量降到零,就能解決全球近 9% 的碳排問題。

【個股關鍵數據】AI 資安概念股哪檔最強勢?這三家資安公司你應該關注!

自 COVID-19 疫情爆發以來,企業對於網路安全的支出也跟著急劇增加,也同樣受到下一代安全軟體強勁需求的推動,因此許多 AI 資安概念股在 2020 年和 2021 年成為了熱門討論的話題。雖然在2022 年的熊市讓許多 AI 資安概念股投資者感到沮喪,但隨著網路安全意識以及 AI 機器學習話題在 2023 的掀起,AI 資安概念股仍然是一個熱門且附有前景的投資主題。

【個股關鍵數據】生成式 AI 概念股有哪些?生成式 AI 浪潮下誰會是贏家?

雖然人工智慧(AI)已經存在了很長一段時間,但最近在生成式 AI 方面取得的進展,尤其是 ChatGPT 的公開版本,卻在短短幾個月內徹底改變了企業的運營方式。

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 是 AI 的一個子集,它能夠透過機器學習模型生成新的數據或內容,而不是簡單地處理預先存在的數據。生成新數據或內容的能力為企業打開了無限可能的世界。正因如此,生成式 AI 迅速成為企業界的熱門話題,它跨越了鴻溝,從新創獨角獸到成熟大企業,技術的持續堆積都能使其保持競爭力。生成式 AI 背後的技術包含了深度學習框架生成對抗網絡(GANs),和由 Google 於 2017 年發布的自然語言處理(NLP)模型 Transformer ,以及被應用於許多圖像生成模型的擴散模型(Diffusion Model),另外還有由 Open AI 所提出的欲訓練語言模型 GPT-3 ,其擁有參數數量達 1750 億,為世界上最大的預訓練語言模型之一。

【個股關鍵數據】C3.ai 和 PLTR 股價還合理嗎?觀察 AI 數據公司未來前景

AI 人工智慧和大數據是目前最為火熱的話題之一,大家所熟悉的公司都是檯面上的科技巨頭,但其實還有許多中小型科技股,擁有強大的技術和良好的前景。

Palantir(PLTR)C3.ai(AI)幫助企業和政府機構制定由數據分析驅動的決策。Palantir 旗下擁有面向政府機構的Gotham 以及面向大型企業客戶的 Foundry,而 C3.ai 的人工智慧運算可以與客戶機構的現有軟體整合,同時作為預建應用提供各種AI服務。

共享經濟產業的變化,在後疫情時代還有轉機嗎?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總會有著許多資源被閒置,而為了讓這些資源能夠被更有效的應用,共享經濟概念應運而生,通過分享自身現有的資源,並從中收取費用。而其中最為知名的便是共享交通企業 UBER,但疫情時代的來臨,全球經濟大受波及之下,那 UBER 究竟是如何應對這樣的危機呢 ? 就跟著 Growin 一同來瞭解吧 !

美國熱門科技股有哪些?近期下跌原因?

近期美國科技股重挫,許多專家拿近 20 年來不同類股指數的報酬表現,回測的結果發現科技股表現是遠遠高於整體大盤?然而,自從 2021 下半年市場逐漸傳出「升息」、「縮表」、「通膨」等議題後,跌幅最嚴重的卻也是科技板塊類股。今天我們就要來一起探討究竟是什麼樣的原因,讓近期的市場表現如此黯淡呢?

挖掘新時代的黃金,見證大數據分析公司的淘金夢

大數據產業在網路世代下一躍成為顯學,不論是日漸增長的新創巨頭,或是想要進一步升級的傳統產業,都需要大量的數據以及能夠為其分析的服務,而大AI軟體服務公司也因應而生,那除了耳熟能詳的科技巨頭外,也讓我們一同來認識產業其他競爭者吧!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